学 习
有机酸 芳香族 鞣花酸

  鞣花酸

一、化学结构与理化性质

鞣花酸(ellagic acid),又称胡颓子酸或逆没食子酸,是芳香族有机酸,也属于天然多酚类物质。化学名为2,3,7,8-tetrahydroxy benzopyrano[5,4,3-cde]benzopyran-5,10-dione,分子式为C14H6O8,分子量为228.25,CAS号为476-66-4。

鞣花酸的化学结构

纯鞣花酸是黄色针状晶体,相对密度为1.667,熔点(吡啶)>360℃,微溶于水、醇,溶于碱、吡啶,不溶于醚,水溶性<0.1g/100ml(21℃),鞣花酸与三氯化铁的显色反应呈蓝色,遇硫酸呈黄色,Greiss-Meger反应呈阳性,还易与金属阳离子如Ca2+和Mn2+结合。

二、主要来源与生产制备方法

主要来源  鞣花酸广泛存在于各种水果和浆果中,如悬钩子、草莓、黑莓、小红莓、石榴等,也存在于花生和胡桃等坚果中,在悬钩子中含量最高。

生产制备方法  工业生产制备方法主要通过单宁分解,从植物组织中提取,由没食子酸或没食子酸酯通过氧化聚合作用制取。国内有报道以五倍子为原料浸取单宁酸,由单宁酸氧化制备鞣花酸。选用Na2CO3作添加剂,降低单宁酸的浓度,增长反应时间,鞣花酸的产率可高达54%[1]1。

三、生理功能及作用

抗氧化作用  鞣花酸可以使谷胱甘肽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浓度升高,从而发挥抗氧化作用[9]9。鞣花酸能和金属螯合,也能和自由基反应,因而具有抗氧化功能。它还能作为氧化底物,保证其他物质不被氧化[8]8。

抗突变作用  鞣花酸的抗突变作用及其对化学物质诱导癌变的抑制作用主要来自动物试验和细胞水平研究。在对鼠和人体组织移植所做的体内和体外试验中,鞣花酸表现出对化学物质诱导癌变及其他多种癌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结肠癌、食管癌、肝癌、肺癌、舌及皮肤肿瘤等有很好的抑制作用[5]5。鞣花酸能和致癌物的活性代谢形式结合成无害的化合物,以使其不能和细胞DNA结合,其作用相当于致癌物清除剂。Sayer等研究表明,鞣花酸通过占据苯并吡喃二醇环氧化合物的空间有利位置形成共价化合物,此共价化合物由于芘喃的活性基团环氧环已被打开而无致癌活性[6]6。

抑菌、抗病毒作用  鞣花酸和一些鞣花单宁显示出对人体免疫缺陷病毒、鸟成髓细胞瘤病毒逆转录酶以及α-和β-DNA聚合酶有抑制性[7]7。鞣花酸对多种细菌、病毒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能保护创面免受细菌的侵入,防止感染,抑制溃疡。

其他  鞣花酸具有促凝血功能,能缩短出血时间,是一种有效的凝血剂,临床上可用于分离血浆。另有研究发现,鞣花酸还有降血压和镇静作用[10]10。

四、安全性研究

人群资料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代谢情况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急性毒性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遗传毒性  Zeiger E等的研究发现染色体畸变试验呈阳性,姐妹染色单体互换阳性,沙门菌突变试验阴性[11]11。

亚慢性毒性  对F344大鼠进行90天喂养试验,雄性大鼠剂量为9.4g/kg、19.1g/kg和39.1g/kg,雌性大鼠剂量为10.1g/kg、20.1g/kg和42.3g/kg,均未观察到病理学改变。此研究估计雄性大鼠的NOAEL为每天3 011mg/kg,雌性大鼠的NOAEL为每天3 254mg/kg[12]12。

慢性毒性与致癌性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生殖与发育毒性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其他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五、常见使用方法与调查/推荐摄入量

常见使用方法

食品  作为食用油或脂肪(如油酸甲酯、猪油、豆油)的外源抗氧化剂。

保健食品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其他  可作为抗癌、抗病毒、抗菌的药品。可作为抗氧化剂添加在化妆品中。

调查/推荐摄入量

调查摄入量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推荐摄入量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六、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评价、批准、认可情况

中国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美国  未批准鞣花酸作为药物使用。在GRAS数据名单中未发现记载。

欧盟  欧洲仅对鞣花酸的功能性食品有评审公告,允许含有天然鞣花酸的产品在市场流通。

澳/新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七、注意事项和禁忌

不适宜人群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禁忌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与药物相互作用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其他  未查见相关文献资料。


返回